查看原文
其他

今天,让端午节“文化”起来 | 日课

2016-06-09 齐撄宁 星教师



“五月五,是端午。门插艾,香满堂。”又逢一年端午节,各大商家的“粽子大战”如火如荼,有人戏言:端午节已变 “粽子节”。但民俗专家表示,传统节日不能只剩下“吃”,应该补上传统节日文化这一课。

那除了例行的美餐一顿之外,端午节我们还能陪孩子们做些什么,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个已经延续数千年的节日?奉上一些实用建议,希望能助您让这个端午节“文化”起来。




探索关于端午的奥秘


前些年,韩国为端午祭申遗,引发不少国人不满,“端午祭”与我们所说的“端午节”是一回事吗?《白蛇传》里白蛇娘娘因被迫饮下雄黄酒而显出真身,端午节饮雄黄酒避虫蛇这一习俗的科学原理又是什么?

面对这些来自孩子们的疑问,是不是觉得非常有意思,但自己又难以有理有据地回答清楚?其实完全可以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这些关于端午的秘密,既能加强对这个传统节日的认识,也是对其知识灵活运用、合作实践能力的有益锻炼。以下罗列一些实践角度供大家参考:

1.现在端午节人们会纪念屈原,但端午节的起源真的是因为屈原投江吗?

2.除了屈原,还有哪些历史人物也在端午节被人们纪念?

3.“端午节,天气热;五毒醒,不安宁。”“未吃端午粽,寒衣不可送;吃了端午粽,还要冻三冻。”“粽子香,香厨房,艾叶香,香满堂,桃枝插在大门上,出门一望麦儿黄。”这些是各地的端午谚语,请尝试分析其中蕴含的地理知识。

4.韩国曾因“江陵端午祭”申遗而在国内掀起轩然大波,你怎么看待这一事件?

5.一样的端午,别样的习俗。请调查看看我国东西南北各主要地区的端午习俗的异同。

6.端午吃粽子,又引发“甜”与“咸”的论战。你的家乡是吃甜粽还是咸粽?能否解释这种饮食习惯形成的缘由?

7.有人提出,端午节是个祭祀的节日,应该互送“安康”,而不能互祝快乐,你赞同还是反对?为什么?

8.端午文化源远流长,且传播甚广。你知道有哪些国家会过端午节?其过法是什么?

9.社会上有一种批评,说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淡忘传统,崇拜洋节。你的观点是什么?有何论据支持?

10.做一份关于端午的自然笔记,看看大自然在端午时节的面貌。

11. 在这个传统节日,走访家附近的传统文化遗迹,探索其历史渊源。




重品端午名篇


关于端午,有诸多诗词名篇,以及现当代名家的美文。平日里讲解这些名篇佳作,一些老师总觉得力有未逮,学生似乎无法完全领会其中妙处。

不妨趁着这一年一次的机会,让孩子们自己重新品味这些经典作品,也许不再需要你讲得苦口婆心、唾沫横飞,置身于端午节的真实情境下,孩子们自然就懂了为什么相比于高邮的咸鸭蛋,北京咸鸭蛋会被汪曾祺“鄙视”为“这叫什么咸鸭蛋呢!”再背诵那些晦涩拗口的诗词,想必孩子们也能产生前所未有的感触,因为与当下的生活有了联系,文字会真正走进心里。


1

渔家傲·五月榴花妖艳烘

【宋】欧阳修

五月榴花妖艳烘,绿杨带雨垂垂重,五色新丝缠角粽。金盘送,生绡画扇盘双凤。

正是浴兰时节动,菖蒲酒美清尊共,叶里黄鹂时一弄。犹瞢忪,等闲惊破纱窗梦。



2

乙卯重五诗

[宋] 陆游

重五山村好,榴花忽已繁。

粽包分两髻,艾束著危冠。

旧俗方储药,羸躯亦点丹。

日斜吾事毕,一笑向杯盘。



3

端午日赐衣

[唐] 杜甫 

宫衣亦有名,端午被恩荣。
细葛含风软,香罗叠雪轻。
自天题处湿,当暑著来清。
意内称长短,终身荷圣情。



4

端午

[唐] 文秀

节分端午自谁言?万古传闻为屈原。

堪笑楚江空渺渺,不能洗得直臣冤。



5

竞渡歌

[唐] 张建封

五月五日天晴明,杨花绕江啼晓莺。

使君未出郡斋外,江上早闻齐和声。

使君出时皆有准,马前已被红旗引。

两岸罗衣破晕香,银钗照日如霜刃。

鼓声三下红旗开,两龙跃出浮水来。

棹影斡波飞万剑,鼓声劈浪鸣千雷。

鼓声渐急标将近,两龙望标目如瞬。

坡上人呼霹雳惊,竿头彩挂虹蜺晕。

前船抢水已得标,后船失势空挥桡。

疮眉血首争不定,输岸一朋心似烧。

只将输赢分罚赏,两岸十舟五来往。

须臾戏罢各东西,竞脱文身请书上。

吾今细观竞渡儿,何殊当路权相持。

不思得岸各休去,会到摧车折楫时。



6

贺新郎·端午

[宋]刘克庄

深院榴花吐。画帘开、綀衣纨扇,午风清暑。儿女纷纷夸结束,新样钗符艾虎。早已有游人观渡。老大逢场慵作戏,任陌头、年少争旗鼓,溪雨急,浪花舞。

灵均标致高如许。忆生平、既纫兰佩,更怀椒醑。谁信骚魂千载后,波底垂涎角黍,又说是、蛟馋龙怒。把似而今醒到了,料当年、醉死差无苦。聊一笑、吊千古。



7

《端午的鸭蛋》节选

汪曾祺

端午节,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“鸭蛋络子”。头一天,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。端午一早,鸭蛋煮熟了,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,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?有!一要挑淡青壳的。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。二要挑形状好看的。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,细看却不同。有的样子蠢,有的秀气。挑好了,装在络子里,挂在大襟的纽扣上。这有什么好看呢?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。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,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,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,吃了。端午的鸭蛋,新腌不久,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,白嘴吃也可以。

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。除了敲去空头,不把蛋壳碰破。蛋黄蛋白吃光了,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,晚上捉了萤火虫来,装在蛋壳里,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。萤火虫在鸭蛋里一闪一闪地亮,好看极了!

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,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,照了读书,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。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,而且一夜读到天亮,这能行么?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,字大,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,大概是不行的。



8

《端午日》节选

沈从文

把饭吃过后,在城里住家的,莫不倒锁了门,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。河街有熟人的,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,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。

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,税关前作终点,作比赛竞争。因为这一天军官、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,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。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,分组分帮,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、手脚伶俐的小伙子,在潭中练习进退。船只的形式,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,形体一律又长又狭,两头高高翘起,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,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,要用它时,拖下水去。

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,一个带头的,一个鼓手,一个锣手。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,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,把船向前划去。坐在船头上,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,手上拿两支小令旗,左右挥动,指挥船只的进退。擂鼓打锣的,多坐在船只的中部,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,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。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,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,鼓声如雷鸣,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,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。

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,必可在税关前领赏,一匹红布,一块小银牌,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,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。好事的军人,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,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。




端午游戏“连连看”


让孩子们了解节日魅力的最好方法就是亲身体验。既然端午有如此多有趣的习俗和游戏,那就玩起来吧!


逛端午主题街市


跟孩子一起列一张端午节采买清单,讨论端午节家里需要买些什么,然后一起到市场采买应景的商品,让他在采买的过程中,在熙来攘往的热闹街上,感受过节的气氛。


手工粽子


虽然不赞成把端午节的全部意义都放在粽子上,但粽子确实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元素,包粽子亦是不能略过的环节:折粽叶,填糯米,裹叶子,扎线,穿线……带孩子一起来感受粽叶舞动、红线穿梭的别样乐趣吧!



旱地龙舟我参与


因为场地和安全限制,划龙舟这一端午特色活动基本上是和绝大多数孩子无缘的,但不妨试试“曲线救国”。伴随着“咚咚咚”的擂鼓声,重庆中华路小学的操场上正在进行火热的校园旱地龙舟比赛。学生每4人一组,将双脚分别固定在左右两块木板鞋上,靠后的三位学生分别用手扶着前面的人的肩膀,等到一声号令“开始”,他们便一起出动左右脚,向终点迈进。



端午“蛋”文化


端午节吃鸡蛋,如同吃粽子一样重要,“撞蛋”也成了孩子们在这个特殊节日里的“必备项目”;用彩色网袋将鸡蛋挂在孩子的脖子上,寓意“逢凶化吉”……这些有趣的活动不妨都带孩子一一尝试。



采茶、制凉茶


北方一些地区,喜于端午采嫩树叶、野菜叶蒸晾,制成茶叶。广东潮州一带,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,熬凉茶喝,这对健康也有好处。


香囊DIY


端午节小孩佩香囊,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,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。香囊内有朱砂、雄黄、香药,外包以丝布,清香四溢,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,作各种不同形状,结成一串,形形色色,小巧可爱。


悬艾


民谚说: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。在端午节,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。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,以菖蒲、艾条插于门眉,悬于堂中。如果假期您有野外出行计划,也带孩子去采采艾草菖蒲吧!


【原创不易,点赞是最好的支持。欢迎朋友圈分享,微信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。】


责任编辑|邹雪平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